各位好,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申请美卡的情况,铺垫可能比较多,且尚未达到我的最终目的,所以起名为(一)。
Contents
前言
以前一直没有什么机会接触美卡。
一来胆子比较小:fearful:,没有想过去美国转转,没有签证;
二来也觉得所有的门槛都比较高,可能自身实力不足,够不到;
三来也没有细细了解过美卡的权益,包括返现、航司酒店联名等,觉得跟国内的信用卡可能差不多,毕竟国内也年年都有”神“卡。
所以从2020年开始,陆续申请了国内的一些热门卡,包括邮储鼎致,农行精粹,建行大山,招行经典,工行国贸香白等权益相对稳定的卡,也有交行牛卡之类的年抛卡,用的也比较开心,至于更高级的浦发超白和中信无限等,实力不足,不做考虑了。
缘起
促使我申请美国信用卡,其实主要还是酒店权益。
彼时万豪联名卡(中信)刚刚进入大陆,恰好那是又对万豪的常客权益中毒,从某平台上匹配了小白金,享受酒廊的时候心里美美哒。:heart_eyes:
但自身并非大老板,消费能力有限,年刷50w很难,故没有**6800,想着980送15房晚 金卡可能也是美滋滋,到时候参加几次双倍房晚活动也能实现保级。
而在关注这些消息的时候,突然发现了美卡的万豪联名改版(美称大聪明卡),能够下卡即白金,虽然年费$650,但应该是值得的,也就是这时产生了申请美卡的想法。
遇阻
中间查阅了不少资料,发现申请Amex虽然不需要RA,也不需要SSN和ITIN,但是需要美国地址,美国电话号,以及美国信用记录,这些我可以说是都没有,而护照因为保密协议,一直不在自己手里,所以这个阶段基本上只能等待。
等待某一时刻,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
如何向前一步
事实上,美国地址,美国电话号码都相应的比较好解决,而积累美国信用记录就终于轮到了今天的主角——HSBC US信用卡了。:heart:
还是2021年初,公司内有同事组团开港卡,在这个时候了解到了汇丰的雇员计划,恰好公司符合雇员计划要求,故约汇丰上门办理,记得是某天的中午,大约有十位同事先后办理了雇员计划,税前年收入在60w即可。
PS:港卡部分,我将在另一篇文章列出,敬请期待。
有了大陆的汇丰雇员计划和香港的户口,加之2023年口罩放开后,护照也回到了我的手中,申请美国汇丰的账户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。
汇丰储蓄账户
与各位飞友类似,申请储蓄帐号总体还是很顺利的。
申请和审批
北京时间2023年2月的某个周三下午,直接PC访问美国汇丰官网,登记信息,全程使用国内的个人资料(国内地址、国内手机号),香港hsbc银行账单,上传护照、自拍(点击短信链接,手机与PC形成联动了),一气呵成。
到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后查看邮箱,收到了欢迎邮件,手机短信收到6位digital-code,时间为北京时间周六的凌晨1点04,换算成美东时区,处理我的审核资料,可能不到1个上午,全程无人工联系。:smirk:
激活和使用
申请通过之后,可以马上注册网上在线银行,而无需等待实体卡,所以在申请通过的这一周,尝试了使用IB入金,环球转账等功能,相对丝滑,就是美国的ACH转账的时效性真的一言难尽,要等待4天之久。[流汗]
账户被审查
有一个小插曲是申请通过的一周之后,收到了来自美国汇丰客户经理的邮件,大意是提示我的账户under review[惊恐],需要我提供雇主信息和paystub,这里我是这样猜测的,美国汇丰网上账户申请的时候填写的公司名限制字符长度,所以我做了简写,可能对方觉得有问题,我回复了邮件做了解释说明,并提供了招商银行的账单,后续约4个工作日即确认review通过(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并没有很快给我回复,大约过了20天之后我主动咨询后,才告诉我早就review结束了)。
关于实体卡
实体卡和密码信是分开寄送的,而且实体卡是使用DHL,密码信应该是平邮,DHL目前的速度很给力,大约4-5个工作日就顺利投递了,从香港清关到北京,平邮我想是收不到了,好在激活实体卡不需要密码信,还记得上边短信的6位code吗,直接电话激活即可。
汇丰信用卡账户
提交申请
我并没有在储蓄卡开户后立即申请信用卡账户,这可能是我觉得储蓄卡部门和信用卡部门可能需要交换数据,所以我选择让子弹飞一会儿。
大约在激活储蓄账户的实体卡后过了一周,我才申请信用卡账户,采用的是直接拨打美国电话的方式,具体路径为HSBC US的app中选择电话联系,可以选择credit card 及中文服务。
北京时间的下午3点半,打电话,这时美东时间应该是凌晨,接线员是一个小姐姐,同样跟其他卡友类似,宣读约35分钟的信用卡条款后,询问了哪个国家满足了卓越理财,即宣告申请提交成功,这里边有个值得注意的一点,小姐姐在电话中更新了我的地址信息,这也为后边的邮寄埋下了伏笔。:flushed:
卡片审批
提交申请后的第三个工作日中午,我使用同样的路径联系了客服小姐姐,得到的信息是系统在维护,需要换个时间再打,而这时,小姐姐提示可以直接联系某个信用卡审批部门电话( 1 8664594610,这是后门电话么?),直接获取审核结果,但是为全英文服务(不好意思,告辞)。
当天晚上依然是电话联系中文客服,告知申请没有通过,emm,需要提供收入证明,发送至指定邮箱(us.hsbc.ls.general.mail@us.hsbc.com),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,电话客服提示可以使用App中的chat进行沟通,App中的chat客服提示可以打电话进行沟通,这是互相踢皮球么~。
提供之后约过了2个工作日,收到邮件审批通过,第二天在App中可以查看,额度地板$5000,好吧。
寄卡地址问题
我想如果不是我对这张卡的执着,收到卡的速度可能也不会这么快。
还记得上边提到的打电话申请信用卡时,更新了地址吗,小姐姐当时说的是,是否需要将地址更新为英文格式,之前在线提交储蓄卡申请资料用的是正序拼音,更新后是倒序的地址,而储蓄卡梳理寄到,那么信用卡其实不应该有任何问题才对,但在我审批通过2天后,向客服查询快递单号时,确告诉我地址不对,尚未邮寄,需要我提供新的地址,我重新在App的chat窗口向客服提供地址和手机号后,卡即顺利的发出,也受到了来自HSBC的提示邮件,很好,不用我再去联系客服咨询了。
激活和使用
经过不算漫长的等待(4天,路径与上边储蓄卡一致),终于收到卡片了,由于没有SSN,所以选择使用App自助激活,过程很顺利,甚至于不需要输入卡号,只需要输入有效期和CVV即完成了卡片激活。
激活后立即绑定了微信(大陆手机号),尝试购买500元京东卡,失败,继续尝试购买京东其他实物,约70 RMB,支付通过,扣款$11.11。
第二天绑定appple pay(同样因为担心数据交换未完成,导致失败,可能不需要),绑定依然比较顺利,发送验证时使用了邮箱接收验证码,话说apple pay的卡面是不是没有pulse和HSBC US内的卡面漂亮呢?:sweat_smile:。
目前还在寻找本卡的使用场景,已知美团和滴滴app调起apple pay无法使用该卡进行支付,其他场景还要花更多时间尝试,各位如果有经验,欢迎传授。
后记
回顾目标,申请Amex的万豪联名卡,以上仅仅迈出了第一步。
后边通过HSBC US的信用卡积累美国信用,我预计在3个月账单时更改为美国地址(虽然现在地址已经公正完成,这个地址是我花费了半天时间编写的一个程序,基于价格、免税州、USPS和Smarty地址库自动筛选的非商用地址,我寄予厚望,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,我会将程序发出来,供大家使用)和手机号码,避免过快修改而出发不必要的风控,同时申请变更的理由还没有想好,也欢迎大家支招,并根据情况在第9个月的时候尝试申请Amex。
同时我的ITIN申请已经在进程中了,这可能是我为了后边申请chase做准备,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下吧~。
以上,完结,撒花,谢谢观看。
大佬能私发下地址那个程序不
我正在申请HSBC US账户,通过google搜到了您的这篇文章,对我很有启发,非常感谢!
如果方便的话您能否发我一份选址程序?我也有打算信用卡用一段时间之后修改地址到美国,再次感谢!
请问变更地址成功了吗,有没有可以分享的信息
这两年也是一直想申美卡,无奈各种原因尝试了又放弃,最近成功批核amex hk,准备再战美卡,看大佬的经历学到了不少东西,顺便求一下大佬写的地址搜索程序,感谢